榜样之力无穷:家族式获诺奖你知多少?
诸平
2013年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以及生理医学奖已经先后揭晓了,当我们看着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揭晓,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呢?是惊喜?是感慨?是赞叹?还是失落?遗憾?无望?……当我看到诺贝尔奖的一些统计结果时,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在1901-2013年之间那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些竟然是夫妻、父子、兄弟双双获奖,甚至出现父母与女儿、女婿获奖的情况。是否与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榜样影响有直接关系?值得我们思考。
居里夫妇:家族式夫妻双双获奖的典范
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家族式获奖者有夫妻式和父子式两种情况,夫妻双双获奖的典型代表就是居里夫妇(marie curie and pierre curie),他们分享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居里夫人(marie curie)在8年之后又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可能是因为受父母的影响,居里夫妇的大女儿伊伦·约里奥(irène joliot-curie)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frédéric joliot)共同分享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虽然小女儿艾芙·居里她本人不是科学家,但是著有《居里夫人传》。而艾芙·居里的丈夫亨利·拉波易斯(henry richardson labouisse, jr.)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执行主任领取了196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还有科里夫妇(gerty cori and carl cori)共同分享了194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有一对挪威夫妇,成为第五对夫妇获得诺贝尔奖的可科学家,他们是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1961-)和爱德华·莫泽(edvard i. moser,1962-),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大脑中负责定位系统的细胞。目前2人都在挪威科技大学从事脑科学方面的研究。
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
1963年出生于挪威福斯纳沃格,挪威国籍。她在奥斯陆大学与她后来的丈夫、共同获奖者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一共学习心理学。1995年,她获得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她是爱丁堡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随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做访问学者,然后在1996年到位于特隆赫姆的挪威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2000年,梅-布里特·莫泽被任命为神经科学教授,目前是特隆赫姆神经计算中心的主任。
爱德华·莫泽(edvard i. moser)
1962年出生于挪威奥勒松,挪威国籍。1995年,他在奥斯陆大学获得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 他与他的妻子、共同获奖者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一起读博士后,起初是在爱丁堡大学,后来在伦敦约翰·奥基夫(johno’keefe)的实验室中做一名访问学者。1996年,他们回到挪威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1998年他升为教授。他目前是特隆赫姆系统神经科学科维理研究所(the kavli institute for systems neuroscience)的主任。
老子英雄儿好汉
而父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情况有4对,最早是在1915年布拉格父子(william bragg and lawrence bragg)共同获奖;其次是波尔父子(niels bohr, 1922 and aage n. bohr, 1975),父亲尼尔斯·波尔(niels bohr,1885~1962)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儿子波尔(aage n. bohr)又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再如西格巴恩父子(manne siegbahn, 1924 and kai m. siegbahn, 1981),还有汤姆森父子(j. j. thomson, 1906 and george paget thomson, 1937)。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中也有父子先后获奖的例证,如奥伊勒(euler)父子(hansvon euler-chelpin,chemistry prize 1929 and ulfvon euler,medicine prize 1970) 、科恩伯格(kornberg)父子(arthur kornberg ,medicine prize 1959 and roger d. kornberg,chemistry prize 2006)等。
除了诺贝尔奖得主之外我国历史上的“三曹”、“三苏”也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典范。“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故后人合称他们为"三曹"。“三曹”的诗歌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的传统,气魄宏伟,慷慨悲壮,特别是曹操文学清俊通脱,语言直抒胸臆。而“三苏”则是指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父亲苏洵教育2个儿子苏轼、苏辙成才的经验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廷伯根兄弟双双获奖
还有廷伯根兄弟双双获奖,哥哥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1903-1994)获得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economics prize 1969),四年之后弟弟尼可拉斯·丁伯根(nikolaas tinbergen, 1907-1988)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医学奖(medicine prize 1973)。更多参见下表
family laureates: |
|||||
name |
country |
family role |
field |
year |
reason |
maria sklodowska curie |
france |
mother |
physics |
1903 |
discovery of radioactivity |
marie skłodowska curie |
france |
mother |
chemistry |
1911 |
isolation of pure radium |
pierre curie |
france |
father |
physics |
1903 |
discovery of radioactivity |
irène joliot-curie |
france |
first daughter |
chemistry |
1935 |
discovery of artificial radioactivity |
frédéric joliot-curie |
france |
husband of the first daughter |
chemistry |
1935 |
discovery of artificial radioactivity |
henry labouisse |
america |
husband of the second daughter |
peace |
1965 |
director of unicef |
gerty radnitz cori |
america |
wife |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1947 |
discovery of how glycogen is broken down and resynthesized in the body, for use as a store and source of energy |
carl ferdinand cori |
czech |
husband |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1947 |
|
j. j. thomson |
uk |
father |
physics |
1906 |
showing that electrons are particles |
george paget thomson |
uk |
son |
physics |
1937 |
showing that they also have the properties of waves |
william henry bragg |
uk |
father |
physics |
1915 |
studies, using the x-ray spectrometer, of x-ray spectra, x-ray diffraction, and of crystal structure |
william lawrence bragg |
uk |
son |
physics |
1915 |
|
niels bohr |
denmark |
father |
physics |
1922 |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toms and of the radiation emanating from them |
aage bohr |
denmark |
son |
physics |
1975 |
discovery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llective motion and particle motion in atomic nucle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atomic nucleus based on this connection |
manne siegbahn |
sweden |
father |
physics |
1924 |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x-ray spectroscopy |
kai siegbahn |
sweden |
son |
physics |
1981 |
development of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
hans von euler-chelpin |
sweden |
father |
chemistry |
1929 |
investigations on the fermentation of sugar and fermentative enzymes |
ulf von euler |
sweden |
son |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1970 |
work on neurotransmitters |
c.v. raman |
india |
uncle |
physics |
1930 |
work on the scattering of light and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raman effect. |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
india |
nephew |
physics |
1983 |
studies on the physical processes important to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stars |
arthur kornberg |
america |
father |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1959 |
discovery of the mechanisms in the biological synthesi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
roger kornberg |
america |
son |
chemistry |
2006 |
molecular basis of eukaryotic transcription |
jan tinbergen |
netherlands |
elder brother |
economics |
1969 |
developed and applied dynamic models for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rocesses |
nikolaas tinbergen |
netherlands |
brother |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1973 |
discoveries concerning organization and elicitation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behaviour patterns in animals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言行对子女的影响不可小视。居里家族就是最好的范例。
在学校,为人师表就很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1918-2013)曾经在1958年及198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第四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但也是唯一的获得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他的回忆文章多次提及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华裔科学家吴瑞(ray wu, 1928年8月14日-2008年2月10日),对早期测序的贡献,桑格应用dna聚合酶测序的想法就来自吴瑞,因为吴瑞在1969年用此酶测定了病毒dna片段的序列,桑格肯定吴瑞为人类最早测定dna顺序的科学家。20世纪40年代到50年出生的人熟悉吴瑞是因为他是发起cusbea(也称吴瑞项目)的华裔科学家,他通过组织中美联合考试在当时还没有托福和gre的情况下为美国学校挑选来自中国的生物化学博士生。吴瑞的父亲吴宪曾是阐明蛋白质变性原理的生化学家,哈佛毕业的吴宪也是早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为数不多的中国教授。吴瑞选择了生物化学(更确切地说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作为自己的毕生研究对象,不能不说没有受到其父的影响,也可以称得上是子承父业吧。康奈尔大学的评价认为,吴瑞是科学界公认的基因工程学奠基人之一,他在培育抗虫害、抗干旱的高产转基因水稻的科研方面贡献卓越。吴瑞1928年8月14日生于中国北京,1955年在美国宾州大学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曾在中美多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任教或担任科研顾问。他于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是如此,鸟也有例证。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像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么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可见正人先正己、榜样的力量多么重要啊。
成才的影响因素有多种,除了家庭环境的影响、老师、导师、甚至师兄、师姐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