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链”上做文章 “知产”变“资产”
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直接决定着知识产权能否产生具体实效。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各个阶段的全链条管理,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 新疆理化所)“盘活”专利,实现让“知产”变为“资产”。
新疆理化所成立于2002年,拥有1个科技部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海外研发机构、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发改委工程中心和3个自治区级工程中心。截至目前,该所已完成65件知识产权转化,成果直接、间接转化金额超1亿元。
“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所通过持续完善‘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成果转化’体系全链条,加强与国内外优势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式创新和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新疆理化所科技一处副处长盖敏强说。
在高质量创造阶段,新疆理化所准确把握好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抓好选题机制,紧密结合国家“四个面向”挖掘好需求并提炼出针对性关键科学问题,“加强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强化以国家、区域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建制化协同攻关,尽量减少任务指标式专利申请。”盖敏强说。
在高标准保护阶段,新疆理化所开展全方位知识产权培训,不断涵养全所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与此同时,围绕创新链来布局“专利群”保护的系列举措,系统地提升了新疆理化所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和质量。
据了解,新疆理化所晶体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光电功能晶体材料设计及制备研究过程中,设计合成了1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0余件,授权美、日、英、欧等国际发明专利10余项,攻克了20余种晶体生长工艺技术,形成新晶体、设备研制到晶体生长的研发链“专利群”。
在高效益成果转化阶段,新疆理化所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各类分析测试中心等开放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概念验证和技术“二次开发”,根据技术成熟度、市场成熟度等灵活运用转化模式,促成成果转化落地。
与此同时,高质量建设乌鲁木齐市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面向“一带一路”生物医药产业开展高效研发和高质量专利转化运营,推动标准走出去、专利技术走出去、产品走出去。
针对创造、保护和成果转化三个阶段的不同的特点,新疆理化所分别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最终构建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
盖敏强表示,通过调动科技供给端、需求端和服务端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疆理化所坚持将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重点强化知识产权的情报分析、前瞻布局和后端运营,创新成果转化模式,让科研人员“尝到甜头”,从而提升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的主动保护意识。
加强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全过程管理链条打通,成为知识产权运用一个重要的解题思路。
事实上,新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也在不断呈现新的亮点。通过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支持高质量实施项目63个,帮助企业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知识产权转化实施效率稳步提升。
此外,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也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力度,积极邀请国家专利导航研究和推广中心等机构20余名业内专家,围绕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专利导航及地理标志等内容,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和专利机构开展专业培训。(文 王玮)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