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天然化合物化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10月16-18日,第十三届天然化合物化学国际研讨会(the xi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iscnc 2019)在中国上海市召开。大会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化学研究所、土耳其阿纳多卢大学具体承办。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大会主席阿吉艾克拜尔·艾萨研究员主持,上海药物所所长李佳研究员、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化学研究所所长shamansur sagdullaev研究员、阿纳多卢大学k. c. baser教授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发起方致开幕词。上海药物所岳建民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原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院长shavkat salikhov院士、“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执行理事曹京华秘书长、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教授、上海药物所副所长叶阳研究员等参加了会议。大会围绕“一带一路”大健康产业、天然产物化学、创新药物等主题开展,岳建民院士和叶文才教授等分别作了“discovery of structurally and/or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compounds from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innovative drugs research based 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特邀报告2个,大会报告31个、口头报告6个,会议论文集共收录投稿269篇。该领域专家和年轻学子共聚一堂,研讨天然产物化学的学科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与新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展示天然产物在创新药物研发中新的应用与发展机遇。此次大会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对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推动我国乃至中亚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现代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
“天然化合物化学国际研讨会”是天然产物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是面向全球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人员的一个定期(两年一届)专业性学术研讨会。
张涛副院长一行调研新疆理化所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一行调研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期间,实地察看了固体辐射物理研究室、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实验室、多语种信息处理研究室。
在调研固体辐射物理研究室时,研究室主任郭旗汇报了研发团队在电离总剂量辐射效应试验平台、光电成像器件辐射损伤检测设备、晶片级器件辐照及辐射效应参数提取设备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位移损伤模拟试验的质子加速器建设情况。
张涛副院长在调研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实验室时,研究室副主任张方方介绍了在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领域取得的科研进展及实验室概况。重点介绍了团队自主研发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abf晶体,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目前已和中科院理化所合作,实现了266nm激光输出。
随后,多语种信息处理研究室副主任马玉鹏向张涛副院长介绍了复杂场景下的维、哈文本发现与机器翻译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应用及物联网流式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油气监管、液化气瓶监管等多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张涛副院长最后还实地察看了准备建设的“3h”工程现场,听取了研究所针对人才引进购入的20套人才周转房等方案,对新疆理化所在质子加速器、非线性光学晶体、小语种机器翻译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林明炯,中科院新疆分院院长、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张小雷,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陈曦、张向军,新疆理化所所长蒋同海、新疆理化所党委书记崔旺诚等陪同调研。
张涛副院长一行调研新疆理化所和田扶贫村
10月16日,中科院张涛副院长调研了新疆理化所和田巴格齐村,新疆理化所党委书记崔旺诚和第一书记阿布力米提·伊力陪同调研。
阿布力米提·伊力首先介绍了巴格齐村的整体情况,随后崔旺诚介绍了与上海光机所共建“巴格齐村基层党建与科技扶贫基地“的建设布局。之后张涛一行在药材种植基地详细了解了药材奥斯曼的种植、深加工和药用信息,实地考察了樱桃、大蒜和玫瑰套种情况。崔旺诚表示新疆理化所统筹安排巴格齐村深度脱贫与农业科技园相结合的工作,设立专项开展“园村互动-园区示范-村民参与-科技扶贫”发展模式研究:发挥村委会作用、创新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提升农民素质技能训练,强化“造血功能”,巩固科技扶贫不返贫。通过以上方法探索一种以第一书记指导村委会、科技特派员助力、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脱贫和避免返贫的创新发展模式,形成稳定脱贫、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未来将会提交一套质量体系模式的规程文件,成为墨玉县的农业科技种植示范工程。
张涛与种植示范户进行了深度交流,肯定了项目的开发前景,赞赏“园村互动-园区示范-村民参与-科技扶贫”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并对未来的发展给予了期望。
新疆理化所研究生首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评审结果(科发函字〔2019〕292号),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博士研究生米日丁·穆太力普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新疆理化所研究生首次获此殊荣。
米日丁·穆太力普,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型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实验室学习,主要研究硼酸盐结构多样性及硼酸盐基短波长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先后以第一作者在nat. commun.、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期刊发表14篇sci学术论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攻读博士期间先后荣获国际ludofrevel晶体学奖学金、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王大珩高校学生光学奖、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朱李月华优秀博士奖学金等多项荣誉称号。米日丁·穆太力普于今年6月毕业并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7月正式加入新疆理化所新型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实验室。
据悉,中国科学院院长奖是在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攻读学位的在学研究生的一种奖学金,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均可申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分为院长特别奖和院长优秀奖两种,是中国科学院体系研究生奖学金中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之一。每年评选一次,今年共有80名研究生荣获院长特别奖,400名研究生荣获院长优秀奖。